臺北時間3月17日凌晨,勇士與馬林魚在佛羅里達美景湖(Lake Buena Vista)的熱身賽,兩大超級新秀—勇士的海沃德(Jason Heyward)與馬林魚的史丹頓(Mike Stanton)—原本要上演一場備受矚目的對決戲碼,不過卻因為史丹頓左手肘酸痛,而使這場對決成為殘念。
▲ Jason Heyward
但這場夢幻對決在可預見的未來勢必持續上演。因為過去兩個月,大聯盟官方網站及「棒球美國」(Baseball America)同時將海沃德及史丹頓排在全聯盟百大新秀的第1名及第3名,至於夾在中間的第2名是誰?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國民超級新人、「天才小史」史特拉斯堡(Stephen Strasburg)。
海沃德及史丹頓有許多共同之處,首先兩人同樣是右外野手,今年都是20歲(海沃德大了3個月),高中畢業後同時在2007年選秀會被國聯東區的球隊選走,海沃德是第一輪第14順位,史丹頓則掉到第二輪(全部選手的第76順位)才被馬林魚選上,不過這是有原因的。
據報導當年海沃德的選秀順位其實可以排到更前面的,但因為部分球團對他的揮棒動作有些疑慮,再加上海沃德一開始擺明將進大學就讀的態度,使他落到第14順位「才」被勇士撿走。
▲ Mike Stanton (MiLB)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史丹頓身上。身高6呎5吋(約196公分)、體重240磅(約109公斤),史丹頓高中時期是棒球、籃球、美式足球的三棲明星,他在擔任高中校隊中鋒時平均每場有19分、14籃板的優異表現,之後名校南加大(史丹頓是加州人)的前任美式足球教練卡洛(Pete Carroll)還曾經當面提出入隊邀請,這是他選秀順位滑落到第二輪的主要原因,雖然因此使他的簽約金少了超過100萬美金,但他運動細胞之發達可見一斑。
海沃德去年在勇士農場連跳兩級,從高階1A、2A直攻3A,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下稱打擊三圍)是.323/.408/.555、17支全壘打、63 分打點,今年截至3月16日止熱身賽22個打數的成績則是.455/.625/.773,10場比賽全數上壘,還拗到9次四壞及1次觸身球。
海沃德在打擊練習時頻頻轟出場外全壘打,最遠一支甚至超過425英呎,迫使勇士球團必須加蓋防護網以保護停放在停車場的車輛。不過長打能力並不是海沃德最為球探稱道的,他在小聯盟時期已展現精準的選球能力,不輕易追打壞球,也不容易被變化球吊到。
▲ Jason Heyward
至於史丹頓2008年—也是小聯盟的第一個完整球季—在1A狂轟39支全壘打,當時他才18歲。這名年輕巨砲的長打爆發力被譽為當今小聯盟第一人,也被球評拿來和名人堂球星溫菲爾德(Dave Winfield)相比較。
去(2009)年史丹頓升上高階1A的頭一個月依舊大殺四方,打擊三圍.294/.390/.578,50場比賽敲出12轟、攻下39分打點;升上2A後雖然成績驟降為.231/.311/.455,但不要忘記去年5月他登上2A時,僅僅是全2A第三年輕的選手,況且他全年度還是敲出28 支全壘打。如果再把史丹頓去年球季結束後在亞利桑納秋季聯盟(出賽6場,23打數,打擊三圍.478/.538/.609)以及截至目前春訓熱身賽(5 場,19打數,.316/.409/.842、3支全壘打、7分打點)的進步幅度加計進來,史丹頓的潛力是值得期待的。
近年來能夠在20歲的稚齡,展現如此摧枯拉朽爆發力的打者,可能包括A-Rod(Alex Rodriguez)、小葛瑞菲(Ken Griffey Jr)、布蘭揚(Russell Branyan)等人,至於史丹頓的未來會如前兩者般發光發熱,或是如後者的雷聲大雨點小?關鍵或許在於選球能力的進步,以及如何吸引保送來提高上壘率,這將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大挑戰。
▲ Mike Stanton
除了海沃德與史丹頓之外,「棒球美國」排名第15名的費城人新秀布朗(Domonic Brown)也是右外野手,有美國媒體因此戲稱今年春訓的國聯東區是頂級新秀右外野手的人才庫。未來兩年在這幾位新秀陸續收成並登上大聯盟之後,他們與國民投手史特拉斯堡的對決,或許將成為這個分區的鎂光燈焦點,也是一大賣點吧!
---本文於3月17日刊登於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