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戰四勝制比賽,英文稱之為Best of Seven,在這項短期決戰中,先發投手的調度往往是決定系列戰勝敗的最關鍵因素之一。究竟教練團決定pitching rotation的考量為何?如何在「通盤考量」與「贏一場算一場」的心態中衡量與取捨?先發投手的登板順序與退場時機對於系列賽勝敗會有何種程度的影響?教練團在第幾場比賽才能對系列賽的勝敗有所掌握?以下謹以1994年日職冠軍戰為例跟大家分享。
這是發生在前中華隊總教練吳祥木在1994年底赴日拜訪日本球界、並接受讀賣巨人隊高層招待的晚宴,當時吳祥木問及「巨人教練團在該次總冠軍戰哪一場比賽開始才有奪冠的把握」時,一位巨人教練團成員回答「在第二場比賽後,便有把握在第六戰以前奪冠」。但為何是在第二戰賽後?
▲ 桑田真澄
這是發生在前中華隊總教練吳祥木在1994年底赴日拜訪日本球界、並接受讀賣巨人隊高層招待的晚宴,當時吳祥木問及「巨人教練團在該次總冠軍戰哪一場比賽開始才有奪冠的把握」時,一位巨人教練團成員回答「在第二場比賽後,便有把握在第六戰以前奪冠」。但為何是在第二戰賽後?
▲ 桑田真澄
巨人與西武在總冠軍戰前兩場以一比一戰平。第一場巨人由桑田真澄先發對上西武的渡邊久信,桑田在二局下被清原夯出陽春全壘打後,主投6局丟掉4分,三名中繼投手岡田、宮本、水野更在接下來兩局狂丟7分;反觀渡邊先發5.1局無失分,其後4名中繼投手輪番上陣,最後游刃有餘地以11比0大勝。
第二場巨人只以1比0險勝,扳成一比一平手。槙原寬己完封勝,但對方先發投手工藤公康主投七局也僅失一分,這還是因為三壘手鈴木健的失誤造成的非自責分。
因此前兩場雖然戰績扯平,但比較兩隊的比賽內容顯然大不同。西武渡邊與工藤的先發表現近乎完美,僅讓巨人打者打下1分非自責分,反觀巨人在第四棒落合博滿受傷無法上陣之下打線不振,第一戰被KO的桑田在第四戰再度先發對上渡邊顯然居於劣勢。為什麼巨人教練團在第二戰結束後卻有「大勢底定」的預感?
1994年球季是巨人三巨投齋藤、槙原、桑田難得同時有表現的一年,巨人教練團選擇讓桑田在首戰先發,原因是桑田對比賽有近乎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及過人的解讀能力。第一戰賽後桑田將當天的投球內容向巨人投手群分析,讓分屬不同聯盟、例行賽從未與西武打線交手的巨人投手群在最短時間內更瞭解對手的打擊近況與特性。另外巨人教練團在第一戰刻意不讓個性敏感的槙原在場邊觀戰,以避免槙原在隔天先發時心情受到影響。
▲ 槙原寬己
▲ 槙原寬己
第三、第四戰巨人與西武的先發投手分別為「Jimmy Jones vs 小野和義」、「齋藤雅樹 vs 郭泰源」,巨人評估至少有機會拿下一場勝利,主要是因為巨人認為小郭不擅於短期調整,因此第四戰巨人勝算較大。最後的第五、第六戰,巨人評估第一戰失利的桑田能在第五戰扳回來,而西武打線在第六戰仍然會打不到槙原的球,因此最後巨人果然如劇本演出般拿下第二、三、五、六戰勝利,而以四勝二負在成軍60週年再度奪下「日本一」的頭銜。
這給我們什麼啟示?「七戰四勝制」的短期決戰與例行賽不同-特別是在投手調度上,去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美國隊的挫敗對照於日、韓的成功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日、韓的功能性球員多、戰術執行能力強、教練團的決策果決,這是日、韓能在短期比賽過關斬將的關鍵因素;反觀美國對先發投手近況及對手打線特性的掌握度不足,卻又過度信賴先發投手的責任局數,導致多次錯失換投時機,造成中後段比賽陷入苦戰。
在甫落幕的亞洲職棒大賽及世界盃棒球賽中,中華隊的表現都不如國人預期。希望在旅美選手及統一獅球員陸續歸隊後,教練團能充分運用球員特性,在12月初僅有三場比賽的亞錦賽,為明年奧運參賽權衝出一條康莊大道。
在甫落幕的亞洲職棒大賽及世界盃棒球賽中,中華隊的表現都不如國人預期。希望在旅美選手及統一獅球員陸續歸隊後,教練團能充分運用球員特性,在12月初僅有三場比賽的亞錦賽,為明年奧運參賽權衝出一條康莊大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