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馬林魚打進季後賽的機率剩下不到1%,
但今天(美國時間9月8日)開始對釀酒人的客場四連戰,
馬林魚還是有機會扮演攪局者、甚至延續季後賽的一線生機。
面對過去吃定馬林魚(5勝0敗、自責分率1.12)的釀酒人先發投手Yovani Gallardo,
馬林魚今天空軍全面出動,
前三局就從Gallardo手上轟出3支全壘打、三局打完6比0領先,
終場就以6比4獲勝。
這其中當然包括Giancarlo Stanton的本季第37支全壘打(影片如下):
還有Marcell Ozuna和Garrett Jones的back-to-back全壘打(影片如下):
今天Stanton再將國聯全壘打王和打點王的領先差距持續拉大,
同一天Clayton Kershaw也以先發8局失1分的好投拿下本季第18勝,
兩人的國聯MVP之爭依舊相持不下。
而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
年度MVP是否一定要出自季後賽球隊?
就如同部分網友在張尤金上篇文章「Kershaw vs. Stanton 誰該拿國聯MVP?」的留言,
其實有不少網友、球迷甚至美國業界人士都認為,
「最有價值球員」(MVP)所謂的「價值」當然是要幫球隊打進季後賽,
否則何來價值可言?
對於這種想法,
張尤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表達一些不同的想法。
假設馬林魚有個比Kershaw還鬼神的X投手,
單季25勝、250K、自責分率不到1.50,
幫助球隊從去年全大聯盟戰績倒數第二(62勝100敗)進步到今年的五成勝率,
難道這個「馬林魚X投手」會比「道奇Kershaw」更不值得拿MVP嗎?
換句話說,
「讓一支墊底的球隊戰績大躍進」,
比起「讓一支有季後賽實力的球隊變得更強」,
前者的貢獻度並不一定輸給後者。
所以同樣是投手,
「馬林魚X投手」的投球成績可以壓倒「道奇Kershaw」拿到賽揚獎,
但如果只因為所屬球隊沒打進季後賽而剝奪其獲得年度MVP的資格,
或是一定要從季後賽球隊中才能選出年度MVP,
我相信這都是"bias"。
當然我相信能幫助所屬球隊打進季後賽,
對於年度MVP票選一定是加分的,
但邏輯上不應該反過來將「季後賽」當作MVP的要件,
這反而會讓所謂的「價值」失真了。
張尤金並不是站在馬林魚和Stanton的立場才舉這樣的例子,
其實我也同樣反對「投手已經有賽揚獎而且不是天天出賽,所以不該拿MVP」的刻板觀念。
除非今天「年度MVP」明確排除投手適用,
否則投手當然也有資格同時拿MVP和賽揚獎的。
最後回到Stanton今天的全壘打,
這支全壘打讓他追平Dan Uggla,
以154轟並列隊史全壘打紀錄保持者。
但以下還有兩個特別值得一提的地方:
1.
Uggla在馬林魚花了776場比賽打出154轟,
Stanton只用了631場。
2.
大名鼎鼎的太空人24歲頂級新秀George Springer,
今年在大聯盟出賽78場,
已經繳出20轟的好成績。
但你知道嗎?
比他晚50天出生的Stanton,
在大聯盟已經累積154轟了
《圖片來源:AP、Getty Images、USA Today;影片來源:MLB官網》
歡迎加入Facebook「邁阿密馬林魚台灣應援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esemarlinsfanclub/)
大聯盟最新資訊請詳Facebook粉絲專頁「MLB Dug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