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關上月初馬林魚以明星球員Miguel Cabrera、Dontrelle Willis換來老虎Andrew Miller、Cameron Maybin、Mike Rabelo、Burke Badenhop、Eulogio De La Cruz、Dallas Trahern的8人大交易,上篇文章我們已就馬小魚的新進魚貨完成驗收入庫程序了。本篇文章將以「American (League) Power」為主題,就近年來大聯盟球星的異動趨勢與兩聯盟(美國聯盟、國家聯盟)間實力消長的問題進行探討。
Year, player(s) | Old team | New team | How acquired |
2003 | |||
RHP Curt Schilling | Diamondbacks | Red Sox | Trade |
OF Gary Sheffield | Braves | Yankees | Free agent |
2004 | |||
OF Vladimir Guerrero | Expos | Angels | Free agent |
3B Adrian Beltre | Dodgers | Mariners | Free agent |
2005 | |||
RHP Josh Beckett 3B Mike Lowell | Marlins | Red Sox | Trade |
RHP A.J. Burnett | Marlins | Blue Jays | Free agent |
DH Jim Thome | Phillies | White Sox | Trade |
2B Placido Polanco | Phillies | Tigers | Trade |
2006 | |||
OF Bobby Abreu | Phillies | Yankees | Trade |
OF J.D. Drew | Dodgers | Red Sox | Free agent |
RHP Joe Borowski | Marlins | Indians | Free agent |
2007 | |||
3B Miguel Cabrera LHP Dontrelle Willis | Marlins | Tigers | Trade |
資料來源:”Baseball superpowers are all American (League)”, Bob Nightengale, USA TODAY
看到上表所列球員的共通性了嗎?近5年來美聯以洋基、紅襪為首,正逐步透過球員交易以及自由球員市場將國聯的明星球員帶回美聯效力。而去年紅襪與洛磯的世界大賽似乎正是這項趨勢的縮影,兵多將廣、強將如雲的紅襪帝國橫掃洛磯的母雞(Todd Helton)帶小雞,這樣的結果似乎並不讓人意外。

▲ 打擊版的Dontrelle Willis(GI)
也許有人會說,國聯也有紐約大都會、芝加哥小熊、洛杉磯道奇等財力雄厚而且出手闊綽的球隊,但USA TODAY 記者Bob Nightengale則認為這些大市場球隊的財力並沒有讓國聯的整體戰力獲得提升。因為上述3支球隊上一次拿下世界冠軍是1988年的道奇隊,這已經是將近20年前的事了,自此以之後道奇在季後賽只再贏過一場比賽;大都會上次拿下世界冠軍是1986年,小熊就更不用說了,今年距離他們上次拿下世界冠軍剛好是第100週年!
至於美聯與國聯球隊近年來在正式比賽-包括明星賽、世界大賽及跨聯盟比賽-交手的勝負如何?Bob Nightengale也提出了以下幾個有趣的比較數據:
1. 美聯上次在明星賽輸球已經是1996年的事了。
2. 美聯冠軍隊在最近10年拿下7次世界冠軍(洋基3次、紅襪2次、天使及白襪各1次),還包括5次橫掃國聯冠軍隊。
3. 美聯球隊在最近3年的跨聯盟比賽拿下427勝329敗,勝率高達5成65。
近年來美聯與國聯球隊在戰力上的分野似乎越來越明顯,一個比較好的解釋是美聯的「軍備競賽」,也就是說,美聯球隊在洋基、紅襪、天使、老虎等隊瘋狂砸錢補強之下,迫使同分區球隊爭相投入,而形成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

▲ Curt Schilling(GI)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美聯東區為例吧!近年來洋基與紅襪的恩怨情仇相信您我都已耳熟能詳,不過事實上多倫多藍鳥隊可能才是這場世仇對決最大的受害者-藍鳥在1992及1993年連續拿下世界冠軍,最近10年(1998-2007)有9年排名在美聯東區前3名,但自從1994年重新分區後就沒有再打過任何一場季後賽了。您可以想像藍鳥一年必須跟洋基、紅襪各打18場比賽,在棒球世界裡大概沒有比這個更痛苦的事情了XD
不過Bob Nightengale認為擁有「雙頭怪」(twin-headed monster)的美聯東區也許並不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分區,看看美聯中區吧!過去3年除了堪薩斯皇家隊以外,其餘4隊(印地安人、老虎、雙城、白襪)都打過季後賽,在這種內外交迫的情況下,在美聯中區不論要拿分區冠軍或聯盟外卡(過去5年美聯外卡有3年是紅襪,1年是洋基)的難度都是超高。也因此,2007年的老虎贏了88場、2006年的白襪贏了90場、2005年的印地安人贏了93場,但這些球隊在當年度竟然都沒打進季後賽!
最近幾年來,單季90勝似乎已成為美聯球隊晉級季後賽的基本門檻,雖然國聯競爭的激烈程度不下於美聯,但事實上國聯強隊的整體競爭力似乎略遜於美聯球隊。如果以90勝門檻來衡量,那過去3年美聯球隊共有13次單季拿下90勝以上,國聯球隊只有2次。


▲ 馬林魚時期(左)及紅襪時期(右)的Josh Beckett(AP)
因此為了換取進軍季後賽的「最後一塊拼圖」,美聯球隊爭相犧牲「未來」,以小聯盟新秀換來明星球員,導致「軍備競賽」越演越烈。2003年11月紅襪以4名球員向響尾蛇交易Curt Schilling可被視為是這場競賽的序曲,兩年後紅襪再以小聯盟球員向馬林魚交易Josh Beckett與 Mike Lowell,這場交易雖然讓紅襪賠上2006年的國聯新人王Hanley Ramirez,但Beckett跟Lowell卻成為紅襪去年得到世界冠軍的主力成員。
再以去年Miguel Cabrera的交易為例,馬林魚高層在11月初的總經理會議釋出有意交易Miggy的消息後,首先被點名的除了道奇跟巨人外,其餘清一色是美聯球隊,包括洋基、紅襪、白襪、印地安人、老虎及天使;而一個月後的冬季會議,當馬林魚告知老虎可以用Andrew Miller等6名球員交易Miggy及D-Train後,老虎高層只考慮了兩個小時便欣然同意了。而這場交易對美聯中區的其他球隊簡直是致命的一擊,去年季後才由雙城轉隊到天使的Torii Hunter說得最傳神:「我才剛從那個分區及時逃出來,相信我,美聯中區的競爭程度會讓你想逃到國聯,因為那裡競爭之激烈簡直會讓你喘不過氣來。這幾年的美聯中區已經是在打割喉戰了,但是現在老虎又帶來了更厲害的武器。」
至於最近4年在美聯中區墊底的皇家其實也沒有在「軍備競賽」中缺席。2006年12月皇家以5年55M的肥約搶下前西雅圖水手隊的投手Gil Meche,去年底再以3年36M簽下外野手Jose Guillen。有趣的是,Guillen還不過是皇家的第二志願,在道奇以2年36.2M的天價簽下Andruw Jones後,皇家曾表示他們開給Jones的價碼其實更高!

▲ Andruw Jones (AP)
當我們看到美聯中區墊底的小市場球隊都能豁出去跟洛杉磯道奇隊砸錢搶人時,我相信這次老虎搶下Miggy與D-Train絕對不會是這場「軍備競賽」的結果,這只會是另一個開端,因為-「只要有錢,人人(美聯各隊)都可以是『邪惡帝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