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係以Future Fish正在陸續發表的「Marlins Top 50 prospects」為主要內容,就馬林魚小聯盟潛力新秀逐一進行介紹及評析,本文係介紹第12名。
第12名:Scott Cousins
外野手,左投左打
今年24歲
6呎2吋,190磅
去年排名:第10名
《編按:Jupiter期間的保送數應為20(誤植為47),三振數應為47(誤植為11)》
Scott Cousins是馬林魚在2006年選秀會第3輪選進來的外野手。雖然就讀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時期也是主力先發投手,但馬林魚當初選Cousins其實是看上他在2005年.309/.398/.457的打擊表現,因此在他轉入職業後便被球團定位為外野手。
大學時代的Cousins 投打俱佳,曾經幫助球隊打進West Coast Conference的冠軍戰,因此總能吸引成群的球探在場邊觀察。而以Cousins的資質,原本他的選秀順位絕對會在更前面的,但大學最後一年因為肌腱炎錯過了5場先發,因此馬林魚能在第3輪選到他其實是有「撿到」的感覺。
【 編按:Cousins大學時的「投打雙刀流」有多猛咧?我在The Baseball Cube找到他大學時代的投打紀錄如下 】
Year
|
Age
|
W
|
L
|
ERA
|
G
|
GS
|
IP
|
H
|
HR
|
BB
|
SO
|
H9
|
BB9
|
K9
|
WHIP
|
2004
|
19
|
0
|
1
|
1.13
|
4
|
1
|
8
|
8
|
0
|
5
|
6
|
9
|
5.63
|
6.75
|
1.63
|
2005
|
20
|
8
|
5
|
2.64
|
15
|
14
|
95.1
|
78
|
3
|
30
|
76
|
7.36
|
2.83
|
7.17
|
1.13
|
2006
|
21
|
4
|
3
|
4.02
|
14
|
12
|
87.1
|
92
|
9
|
21
|
61
|
9.48
|
2.16
|
6.29
|
1.29
|
Year
|
Age
|
G
|
AB
|
H
|
2B
|
3B
|
HR
|
RBI
|
SB
|
BB
|
SO
|
AVG
|
OBP
|
SLG
|
OPS
|
2004
|
19
|
49
|
131
|
38
|
5
|
1
|
1
|
17
|
4
|
12
|
26
|
0.29
|
0.363
|
0.366
|
729
|
2005
|
20
|
47
|
162
|
50
|
3
|
0
|
7
|
30
|
13
|
20
|
29
|
0.309
|
0.398
|
0.457
|
855
|
2006
|
21
|
61
|
236
|
81
|
12
|
2
|
7
|
46
|
21
|
30
|
46
|
0.343
|
0.418
|
0.5
|
918
|
2007年Cousins在低階1A的起步不順,4月份及5月份的單月打擊率分別只有.246及.250,不過在手感回溫後,他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打擊率攀升至.338、.315、.330一直到球季結束。他不但能打安打,也同時展現優異的選球跟長打能力。有球評將Cousins比喻為Chipper Jones跟Daryl Strawberry,就是那種揮棒動作輕鬆順暢、但卻能將球打得又高又遠的那類型打者。此外在守備方面,Cousins 60碼(約55公尺)短跑只需6.8秒,加上他守備範圍大、判斷能力佳,許多球探認為他有在大聯盟擔任中外野手的條件,但考量他這幾年顯著進步的長打能力,也有人建議他轉向右外野手發展。
至於去(2008)年Cousins主要是在高階1A的Jupiter,雖然其主場及所屬聯盟都對投手有利,但他依舊展現傑出的打擊實力。此外,他在球季中雖曾試圖接一個飛球而撞上全壘打牆,造成肩膀及膝蓋受傷而休兵近兩個月,但球季結束後Cousins在亞利桑納秋季聯盟的101個打數再度有.297/.385/.624的優異表現,前途一片大好。
Scott Cousins在今年首次被邀請參加大聯盟春訓的訓練營,雖然一般預料他還是會回到3A展開新球季,但他絕對會是馬林魚明年先發外野手的主要候選人。
▲ 圖片來源:minorleaguebaseball.com
其他評比:
BP's Kevin Goldstein(11/20/08):未入選前11名,但被列為「Just Missed」的3名球員之一
BA's Mike Berardino(12/17/08):未入選前10名
Project Prospect's Brett Sullivan(3/15/09):未入選前10名
Minor League Ball's John Sickels(1/9/09):第13名,Grade C+
「具備外野手應有的全面技能,將來可以成為強力的第4號外野手或是具有聯盟平均水準的右外野手。」
Camden Depot (3/1/09):第11名,Depot Grade: B
「Cousins具備了成為大聯盟中外野手的一切條件,他具有不錯的上壘技巧及選球能力,但對於變化球的判斷上常有困擾,此外,他帶有仰角的揮棒方式也不利於掌握擊球點,不過只要Cousins能持續展現選球以及揮擊快速球的能力,他應該能延續現有的優異成績及高度評價。
在外野守備上,Cousins在掌握飛球或移動接球上都展現優異的技巧,他的臂力來鎮守右外野綽綽有餘,速度則使他具有寬廣的守備範圍,但不幸的是,他不論在中外野及右外野都將面臨Cameron Maybin及Michael Stanton的強力競爭。」
尤金碎碎念:
Scott Cousins和John Raynor在魚塭的外野手新秀中堪稱是一時瑜亮。兩人都是大學畢業,同樣在2006年選秀會以第3輪和第9輪加入馬林魚,不過Cousins小了一歲。2007年Cousins在低階1A的Greensboro打出.292/.358/.480的亮眼成績,但Raynor的.333/.429/.519、54次盜壘明顯技高一籌,更獲選為當年度馬林魚小聯盟的最佳打者。
去年Cousins、Raynor原本被預期要和另一位快腿Greg Burns共組高階1A Jupiter Hammerheads的先發外野陣容,但令人意外的是Raynor直接跳過高階1A,而且整季在2A再度有.312/.402/.489、48次盜壘的驚人成績,讓晚一步上到2A、而且因傷休養近兩個月的Cousins又被比了下去;去年球季結束後Raynor和Cousins在亞利桑納秋季聯盟同台亮相,Raynor雖然因觸身球造成左手骨折,因而只出賽8場,但他還是留下打擊率.364並締造完全打擊的恐怖紀錄。
這場瑜亮之爭延續到今年的大聯盟春訓,雖然美國有部分媒體看好Cousins是今年馬林魚25人名單中第4號外野手的競爭者,但我早在本月初就說過了,第4號外野手只有可能是Raynor、Jay Gibbons、De Aza、Brett Carroll其中之一,不包括Cousins。為什麼?因為再怎麼說,Raynor和Cousins在小聯盟都只有兩個完整的球季(2006年新人球季不算),經驗還是一大考量。
(魚迷:喂!尤金你秀斗了嗎?你不是說Raynor是馬林魚開季25人名單的競逐者嗎?為什麼又嫌他和Cousins經驗不夠?簡直就是自我矛盾)
▲ 圖片來源:http://s191.photobucket.com/albums/z47/dcavs523
我認為Raynor是有特殊優勢的,理由有二:一,Raynor過去兩季在小聯盟的表現實在太impressive了,他和另一個06年選秀會同梯(第4輪)、去年Southern League(2A)MVP的Gaby Sanchez一樣,在小聯盟都是有MVP認證的(Raynor在2007年是低階1A SAL的MVP);二,現階段的Raynor具有功能性,因為他的盜壘能力,使他成為比賽後段代跑、接替守備甚至代打的活棋。
講了這麼多Raynor的好話,但我還是不看好他在開季時擠進大聯盟25人名單,只剩不到兩週了,如果現在要我賭的話,我會押Brett Carroll。為什麼?如果有注意到他最近熱身賽表現的魚迷應該知道為什麼。
所以反過來想,這是不是代表Cousins今年即將有機會在3A和Raynor站上同一個起跑點了呢?理論上是的,Raynor在今年球季中仍然會是遞補上馬林魚外野的前兩名人選(另一個應該是De Aza),但這絕不代表Cousins的未來性會輸給Raynor,為什麼?因為Cousins在許多球評心目中的潛質是比Raynor強的,包括本項新秀排行榜(前者第11名,後者第18名)、甚至是選秀順位(前者是06年第3輪,後者是同年第9輪)都是如此,Cousins在power上的評價也足以和Raynor的腳程互別苗頭。
所以長期來看,Raynor和Cousins在馬林魚外野是有舞台的,雖然Cameron Maybin可能會長期佔住中外野,但就如同之前說過的,我還是認為Jeremy Hermida和Cody Ross至少會有一人在今年底前被交易掉,一方面抑制薪資膨脹,另一方面則抒解魚塭外野的擁擠。不過他們真正的威脅是在後面,如果Gaby Sanchez在這一兩年站穩一壘的話,勢必排擠Logan Morrison向左外野發展,再加上Michael Stanton順利成長茁壯的話,Raynor、Cousins、甚至Bryen Petersen恐怕都無法在馬林魚長期生存,因為現在來看,他們的級數與Maybin、Morrison、Stanton還是不能比的。
不過未來的事情誰知道,這也是每年看新秀評比最有趣的地方。